企业内训、线上课堂、公开课制定服务流程
Service process for enterprise internal training, online classes and open classes
中供国培要闻

告别 “催货噩梦”:3 步让供应商交货从 “失控” 到 “可控”

作者:中供国培点击:12


上周,#某家电巨头因供应商延迟交货停产#的新闻冲上热搜。评论区里,一位采购从业者的留言扎了心:“我每天的工作就是‘催催催’,可供应商要么说‘快了快了’,要么发个模糊的物流截图。生产部门催得急,领导问得紧,我像个‘传声筒’,两头受气。”

这哪里是个例?每个采购都有过这样的崩溃时刻——

  • 催货时,供应商的“快了”永远没有具体时间;

  • 物流信息像“断了线的风筝”,不知道货在仓库还是路上;

  • 一旦交货延迟,锅肯定是采购的:“为什么没提前盯着?”“为什么没备选方案?”

    供应商交货的“痛点根源”:看不见的进度,摸不着的风险

    为什么供应商交货总是“失控”?本质是“信息差”——

  • 你不知道供应商的生产进度:是原材料没到?还是生产线出了问题?

  • 你不知道物流的真实状态:是卡在高速路口?还是快递公司爆仓?

  • 你不知道风险的爆发点:是供应商的产能不足?还是下游环节的延误?

就像闭着眼睛走路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踩空。而采购的“催货”,不过是在“信息差”里挣扎的无效努力。

从“被动催货”到“主动管控”:3步实现供应商交货可视化

某制造企业的采购经理李姐,曾经也被这些问题困扰。后来她用了“三步可视化法”,把交货准点率从70%提升到了95%,彻底告别了“催货噩梦”:

1. 系统对接:让生产进度“透明化”

李姐要求所有核心供应商接入公司的ERP系统,实时同步订单状态——比如“原材料入库”“开始生产”“完成质检”“仓库出库”,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。

“以前我问供应商‘什么时候能发货’,他们说‘明天’,可明天又说明天。现在我打开系统就能看到,‘哦,原来原材料刚到,还得等2天才能生产’,这样我就能提前和生产部门沟通,调整计划。”

2.物流追踪:让运输过程“可追溯”

对于长途运输的货物,李姐要求供应商提供“全程物流跟踪号”,并每天更新运输节点:比如“今天中午从广州仓库发出”“晚上到达长沙中转场”“明天上午预计到达武汉仓库”。

“有一次,货在中转场卡住了,我通过物流跟踪发现是因为暴雨导致高速封闭。我立刻联系供应商,让他们改走空运,虽然多花了点钱,但避免了生产线停摆。”

3.复盘协同:让问题根源“可解决”

每周,李姐都会和供应商开一次“交货复盘会”,把本周延迟的订单列出来,分析原因:是原材料短缺?还是物流爆仓?是供应商的产能不足?还是我们的订单计划不合理?

“以前延迟了,我只会骂供应商‘不靠谱’。现在我们一起找原因,比如上次供应商因为原材料涨价导致产能不足,我们就和他们签订了‘长期原材料供应协议’,稳定了他们的产能。”

供应商交货可视化:不是“监控”,而是“协同”

很多采购认为,“可视化”就是“盯着供应商”,其实不是。真正的可视化,是让双方都清楚进度,提前解决问题。

就像李姐说的:“以前我是‘救火队员’,每天忙着解决各种突发问题。现在我是‘预防专家’,因为我知道问题在哪里,什么时候会发生。我和供应商的关系,也从‘对立’变成了‘伙伴’——他们愿意主动告诉我进度,我也愿意帮他们解决问题。”

采购要“升级”:从“跑腿的”到“供应链管理者”

其实,李姐的“三步可视化法”,正是CPPM注册采购经理证书课程里“供应链协同管理”模块的重点内容。

CPPM证书不是教你怎么“催货”,而是教你怎么“管理”供应商——通过可视化工具、数据分析,把被动的“应对”变成主动的“预防”。就像很多CPPM持证人说的:“考了这个证,我不再是‘采购跑腿的’,而是‘供应链的管理者’。”

比如,CPPM课程里会教你:

如何用ERP系统对接供应商,实现生产进度可视化;

如何制定“物流跟踪标准”,让运输过程可追溯;

如何召开“供应商复盘会”,协同解决问题。

这些技能,不是“纸上谈兵”,而是能直接用到工作中的“实战工具”。就像李姐说的:“如果没有学CPPM的课程,我可能还在做‘催货的’,永远不会想到用‘可视化’的方法解决问题。”

最后想说:

供应商交货延迟的锅,采购不该再背了。真正的采购能力,不是“催货”,而是“管控”——通过可视化工具,把“看不见的进度”变成“看得见的风险”,把“被动的应对”变成“主动的预防”。

如果你也想告别“催货崩溃”,不妨试试李姐的“三步可视化法”。或者,你可以考一个CPPM证书,系统学习供应链管理的知识,让自己从“采购跑腿的”变成“供应链管理者”。


相关标签: